壽山石應對外來石種攪局
時間:2019-04-12記者調查了解到,從2004年到2008年的亞洲金融危機前,優質壽山石的價格一直在溫和穩步增長,價格一直處于合理范圍,至少不會讓買家望而卻步。但是,2008年后,隨著國內經濟大環境的改變,藝術品忽然大熱,壽山石的價格也隨之“坐上了直升飛機”,短短兩三年就飆漲了10倍,有些孤品甚至漲了過百倍。市場上開始出現叫價上百萬元、甚至上千萬元的田黃,石界似乎每天都在上演價格奇跡,而手持資源的投資者像打了雞血一樣精神亢奮,在投資最熱的時期,壽山界甚至還出現了模仿揭陽人在緬甸賭石市場上“合股買石”的做法,大大小小、或明或暗的各色股東,推動著壽山石市場的步步升溫。在2013年以前,商家的風頭是蓋過藏家的。但到了2013年下半年以后,隨著藝術品市場的降溫,大量熱錢快速退出這個市場。原來囤有大量精品的收藏家也紛紛出貨了,商家的生意不再像以前那么好做。
行情調整 競爭加劇
近年來的行業調整,雖然并未影響到優質壽山石的市場價格,然而,需求的萎縮卻讓許多原來過度樂觀的投資者開始覺察到經營的壓力。
對這個行業的冷暖變化,雕刻藝人的直覺是最明顯的。在2009年到2014年,壽山石雕刻的工錢是漲得最快的。據市場觀察人士介紹,一線頂級雕刻師工錢普遍漲至20萬到30萬,二線有些名頭的雕刻師漲至3萬到5萬,而一些年輕雕刻師工錢也在三五八千中瘋漲,年收入大大超越同年齡的名牌大學生。到了2015年,石頭的行情整體出現明顯回落,雕刻師的工錢也在以各種形式被暗暗壓縮,原來中間階層不再存在,市場給出的定價,直接要么高級工價,要么普通工價。
讓壽山石的商人想不到的是,在市場回調的時期,以老撾石為代表的一些新興石種開始大量進入福州市場,借助網拍、微拍等新媒體平臺的幫助,對壽山石市場進行了全面圍攻。由于新興石種也有很多優質的品種,定價遠遠低于原來盤踞市場的四大印石,這無形中又進一步沖擊了壽山石的市場,一大批商家見風使舵,開始轉入老撾石等新興石種的經營。
不過,所幸的是近年來,雖然整個藝術品市場的行情還處在調整期,但是,新媒體的崛起也帶動了許多年輕玩家的進入,他們的購買力雖然不如一些大藏家和專業投資者,但是,可貴的是這個群體的數量規模比較大,未來將成為這個市場的生力軍??傮w而言,2016年壽山石市場大單稀有、小單不斷,由于賣家讓利帶來增量需求,市場總成交量有望超過2015年。
篆刻家彭漢蒙告訴記者,這兩年由于市場回調和新石種競爭帶來的競爭格局的轉變化,會讓越來越多的業內人士意識到轉型的需要。以前,壽山石可能不用雕刻得很好都會有人埋單,現在就不大可能了。隨著買家審美水平的不斷提高,他們不僅要求一件作品材質要好,還要有較高的藝術含量。
現在就算是大師級的匠人,也不能夠百分之百地分清楚老撾石和壽山石的區別, 外行人更不用說。在這種情況下,有遠見的雕刻大師都會把精力轉向藝術創作本身,畢竟只有高水平的作品,才能一直在市場保持競爭優勢。
文章摘取網絡